(资料图片)
新京报讯(记者陈琳)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推动消费环境优化提升,在商圈推出“你呼我应”联系卡,解决纠纷“不出店”。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,2023年3月底首批“你呼我应”联系卡在金源商圈试点推出后,金源商圈的投诉举报量与试点前第一季度平均投诉量相比下降了11.43%。
走进海淀区世纪金源购物中心,消费者可以看到,在每家餐馆、饮品店的显眼位置都贴上了“你呼我应”联系卡,联系卡上写有餐饮店店长、商场客服及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。消费者在就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,可第一时间与店长、商场客服、市场监管部门直接对话。小小卡片成为促进高效多元化解市民消费纠纷的“连心桥”,小纠纷“不出店、不出圈”。
这是北京市场监管部门优化首都消费环境的众多探索之一。记者了解到,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年来,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各成员单位通过创新事前服务机制、推进差异化精准监管、畅通消费诉求办理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措施,持续优化消费业态营商环境,不断创建更优质的首都消费环境。
在创新事前服务方面,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推广规范化食品经营许可咨询服务。在市场主体正式提交食品经营许可前,市场监管部门依申请人意愿提供查看项目设计图、装修布局现场指导等专业化服务,有效提高审批效率,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。将食品经营许可咨询服务、小餐饮店许可咨询服务正式纳入公共服务事项进行规范化管理,明确仅审查图纸需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,现场指导需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,实现自主申请、即时受理、个性服务。2022年6月14日“咨询服务”改革试点开展以来,丰台区共办理餐饮服务单位新办许可2360户,一次性通过率由58.3%大幅提升至82.1%,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成本,进一步畅通准营通道。目前,该举措已在全市正式推广。
同时,加快推进全市“6+4”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,实现31个试点场景全面落实“风险+信用”分级分类监管。通过对不同“风险+信用”等级的市场主体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,提升监管精准性,对风险低、信用好的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,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;对风险高、信用差的企业重点关注、严格监管,实现对合法经营“无事不扰”,对违法行为“无处不在”。
此外,强化重要时间节点价格监管,针对春节、“五一”、端午等重要节假日,发布价格行为提示,开展价格行政指导和监督检查,保障节假日价格秩序稳定。选取重点行业领域推动研究解决消费者反映集中、诉求迫切、影响面广的消费安全问题,系统提高相关领域服务满意度。比如,将直播带货虚假宣传问题纳入“每月一题”开展专项治理;制定明星广告代言等重点领域合规指引,指导广告发布者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管理等制度;指导抖音、快手、京东、百度等平台联合签署《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平台自律公约》,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企业合规自律水平。
编辑 白爽
校对 翟永军
标签: